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綠色貿易領域首個專項政策文件出台

促進貿易優化升級 助力實現“雙碳”目標(權威發布)

本報記者 羅珊珊

2025年11月01日09:03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點擊播報本文,約

  近日,經國務院同意,商務部印發了關於拓展綠色貿易的實施意見。10月31日,國新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,介紹有關情況。

  “在當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、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,我們積極拓展綠色貿易,目的是促進貿易優化升級,助力實現‘雙碳’目標,更好服務全球氣候治理。”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表示,實施意見作為綠色貿易領域首個專項政策文件,精准聚焦我國綠色貿易發展存在的薄弱環節,制定了針對性舉措——

  在提升外貿企業綠色低碳發展能力方面,提出增強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意識,推動開展綠色設計和生產,降低外貿產品碳排放量,建設綠色貿易公共服務平台等﹔在拓展綠色低碳相關產品和技術進出口方面,提出發展綠氫等可持續燃料貿易,研究完善再生資源進口標准及管理措施,推動境外經貿合作區綠色低碳發展等﹔在營造綠色貿易發展良好國際環境方面,提出推動建立更加包容、公平的國際綠色貿易規則,積極參與高標准經貿協定綠色議題談判等﹔在建立健全綠色貿易支撐保障體系方面,提出加強金融政策支持,加快外貿產品碳足跡數據庫建設,健全完善碳定價機制等。

  李成鋼表示,近年來,我國綠色低碳相關產品出口表現亮眼。中國的風電、光伏、新能源汽車等產品已出口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,推動全球風電、光伏發電成本分別下降超過60%和80%,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作出了巨大貢獻。

  產業綠色化、產品低碳化是綠色貿易的基礎和支撐。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王鵬介紹,近年來累計創建451家綠色設計企業,開發推廣綠色產品超過4萬個,培育國家綠色工廠6430家、綠色工業園區491家,國家綠色工廠產值佔比超過20%。下一步,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快產品設計、制造、使用、回收、循環利用等全鏈條的綠色轉型升級,計劃到2030年,國家、省、市各級綠色工廠產值佔比提高到40%。

  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司長國煥新介紹,市場監管總局按照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標准組織相關規則,修訂發布《採用國際標准管理辦法》,突出“精准採標”和“高效轉化”導向,加快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。該辦法已於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,國際標准轉化時間縮短近6個月。在碳排放、碳核算、碳足跡、碳捕集等領域,通過組織國際標准比對分析,我國已轉化採用相關國際標准410項。截至9月底,我國國際標准轉化率整體已達到86%,完成了《國家標准化發展綱要》提出的2025年工作目標。

 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表示,2024年2月,人民銀行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出台了《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(2024年版)》,有利於明確綠色貿易認定,推動降低綠色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。今年6月,人民銀行聯合金融監管總局和中國証監會,出台了《綠色金融支持項目目錄(2025年版)》,首次把綠色貿易納入了綠色金融支持范圍。人民銀行將繼續強化政策激勵,支持金融機構開發更多符合綠色貿易需求的金融產品,為綠色貿易發展、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11月01日 04 版)

(責編:王瀟瀟、薄晨棣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