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深入領會全會精神激揚奮進力量
新華社記者
2025年11月01日09:03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
222
點擊播報本文,約
連日來,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,感悟“十四五”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,認真學習領會“十五五”規劃建議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,暢談未來一段時期的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。
大家一致表示,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,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,全面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,以更強的信心、更足的動力,踔厲奮發、篤行不怠,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,共同推動宏偉藍圖變為現實。
引領非凡征程 厚積信心底氣
全會高度評價“十四五”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。“十四五”時期我國發展歷程極不尋常、極不平凡。
不久前,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徐義剛院士領銜的研究團隊,從嫦娥六號探測器帶回的月壤中發現月球上水來源的關鍵線索,拓展了人類對地月系統和太陽系演化的認知邊界。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國探月工程每一步都扎實穩健,為科技強國建設寫下生動注腳。
“從‘嫦娥攬月’到‘天問探火’,‘十四五’時期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歷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五年。”徐義剛說,“把我國建設成為科技強國,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夢想。五年來,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、發生歷史性變革,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,進一步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。”
“十四五”時期,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,迎難而上、砥礪前行,我國經濟實力、科技實力、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,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,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實現良好開局。
“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取得,根本在於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,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。”認真研讀全會通過的《建議》等文件,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連俊華感慨萬千,“實踐充分証明,‘兩個確立’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、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決定性因素,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、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、最大底氣、最大保証。”
由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創作的原創音樂劇《逐夢》在全國多地巡演,以中國高鐵研發為背景講述鐵路建設者攻堅克難的奮斗故事,引發共鳴。
全總文工團常務副團長陳思思說:“新時代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台。一段時間以來,文化各領域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,不斷從偉大實踐和火熱生活中汲取靈感,創作生產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。我深刻感受到,正是文化的力量,賦予了我們堅守正道的定力、砥礪前行的動力、改革創新的活力。”
吉林省通榆縣的廣袤田野上,一派豐收景象。試驗田裡,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高強正和學生一起,仔細查看玉米籽粒的飽滿程度。
“強國必先強農,農強方能國強。經過多年努力,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,農業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。”高強說,“全會對‘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,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’作出新部署。我會繼續在田間地頭找課題,努力讓農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。”
繪就發展藍圖 明確前進方向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科學設定發展目標,對制定和實施好五年規劃至關重要。《建議》稿把握“十五五”時期基本定位和階段性要求,明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。
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劉曉光深有感觸:“《建議》突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,繼續把推動高質量發展確定為‘十五五’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,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。我們要更加深刻領悟黨中央決策部署,圍繞《建議》內容加強研究,為重大戰略部署落地提供有力學術支撐。”
之江大地,活力奔涌。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展廳內,佩戴智能仿生手的員工靈活彈起鋼琴。該公司研發的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,有望幫助殘障人士重獲運動能力。
“全會提出,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。作為新興科創企業,我們倍感振奮。”強腦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韓璧丞表示,“我們將深入學習全會精神,在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上持續用力,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、前沿技術上抓緊攻關,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,讓科技成果更好造福社會。”
從急診搶救到手術干預,從重症監護到康復治療,各科室密切配合,筑起堅實生命防線……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海澱北部院區內,“多學科聯合快速診治”模式高效運轉。
“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”“促進分級診療”……院區院長姜宇認真學習了《建議》關於加快建設健康中國的有關部署。“這為未來五年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明確了路徑。作為一名曾在延安支援兩年的醫務工作者,我深切體會到基層群眾對高水平醫療的期盼。我們將深化區域聯動,完善醫防融合,為群眾提供更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。”姜宇說。
新型生產線、恆溫車間、智能制造實訓中心……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,成為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“校中廠”的常態。電氣工程學院大三學生廖靜怡和隊友們正在調試他們研制的“智能巡檢機器人”。這台機器人如同工廠的“智能醫生”,能夠精准識別復雜信息並實現數據可視化。
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。我和同學們決心要扎根實業,把所學知識更多應用到實踐中,成為一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高技能人才,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貢獻青春力量。”廖靜怡說。
凝聚奮進力量 開創美好未來
上海交通大學校園內,掀起學習熱潮。全校師生通過專題學習、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,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。
“全會圍繞‘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’作出具體部署,為新時代教育工作錨定坐標。”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劉偉表示,“我將堅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把全會精神融入教學育人,充分運用好思政課主課堂、理論宣講微課堂、數字闡釋新課堂等多元載體形式,將品德修養培育與創新能力提升有機結合,助力學生成長為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。”
眼下“雙11”電商促銷開啟,為保障跨境商品順利通關,助力跨境企業拓寬海外市場,青島海關通過智慧監管模式,確保貨物“秒級通關”走向世界。
全會對“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”作出系統部署,令奮戰在口岸監管一線的高級工程師、青島海關技術中心主任車禮東干勁更足: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‘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,隻會越開越大’。‘十五五’時期我們要進一步聚焦外貿發展需要,綜合研發應用人工智能、數據挖掘和智能裝備技術,以科技創新升級海關監管服務水平,不斷拓展國際合作空間,為高水平開放注入新動能。”
作為我國文化出海“新三樣”之一,網絡文學已成為全球流行文化的風向標。閱文集團向海外推出上萬部中國網文,讀者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,不斷拓寬出海之路。
“《建議》明確提出‘繁榮互聯網條件下新大眾文藝’‘鼓勵更多文化企業和優秀文化產品走向世界’等,讓我們看到廣闊發展前景。”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侯曉楠心潮澎湃,“我們將貫徹落實好全會部署,堅持精品內容戰略,加強IP系統化開發,助力創作者講好中國故事、傳播好中國聲音,推動內容‘走出去’更‘走進去’,不斷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。”
在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的接力賽中,當代青年肩負著至關重要的一棒。
“全會擘畫的‘十五五’宏偉藍圖正徐徐展開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階梯式遞進、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,需要不懈努力、接續奮斗。”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本科生曾昕毅深感重任在肩,“我會以全會精神為指引,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偉業,瞄准氣候變化預測、環境污染防治等難題,潛心鑽研、錘煉本領,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,奮力書寫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。”
(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11月01日 04 版)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